close
英國倫敦最近接連發生了兩次爆炸案,
而且第一次爆炸案竟然還傳出,
主其事者很可能是土生土長的英國回教社區移民;
英國人在驚魂甫定之後,
免不了會要問:
「為什麼?為什麼這些在英國長大,吃英國米,喝英國水,受英國教育,
被英國培養的人,竟然最後會槍口對內,拿英國自己人開刀?為什麼?」
於是,就有一種批評的聲浪出現了,這種批評認為,
說不好聽一點,就是英國這次的爆炸案是自找的,
因為英國對這些新移民太好太包容了,這些新移民,
來自世界各個以往英國的殖民地,他們待在英國一個世代,
甚至兩個世代,雖然已經有英國公民權,可是英文還是說不好,
也沒有意思想把它說好,顯然是不認同英國社會,
因此這些新移民,雖然拿了公民權,享盡英國福利,
但卻從來不真心誠意認為自己是個英國人;
所以,這些放言批評的人認為,英國會發生爆炸案的原因,
就在於英國社會對新移民「超級包容」。

但問題的答案真的是如此嗎?
這個立論站得住腳嗎?
如果這樣的批評是出於英國本地人還則罷了,
因為本地人對外來人口多少存有敵意可以理解;
但令人驚訝的是部份發出這種批評的人,
竟然是出自英語順溜溜的英國老移民之口,
則著實令人難以想像,
因為不管新移民,老移民,都是移民,也都是英國公民,
老移民是拿什麼標準來指責新移民對英國不夠忠誠,不認同英國?
是要靠一口順溜溜的英文嗎?還是不管英國政府做什麼決策,
不管它合不合理,都要毫無二心擁護到底,這樣才叫做認同英國,效忠英國?
事實上,拿種族問題當恐怖主義替罪羊的論調,本來就不值一駁,
但如果這種說法竟然也是出自移民之口,就令人難以忽視,說得不好聽一點,
這種「別的移民都不忠誠,只有我忠誠」的「得了便宜又賣乖」心態,令人難以苟同。

住在英國但英文說不好就是不認同英國嗎?
別忘了,十七世紀從現在德國的「漢諾威」,
被拉到英國當國王的喬治一世,就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說英文的人,
但他可是英國的國王;他的兒子「喬治二世」也是一樣,
人在英國心在歐,而正是因為如此,
才能促成英國民主政治、內閣政治的長足發展,排外的英國人,
尤其是英國老移民可不要忘了,
如果沒有這兩個不願意說英文,心也沒放在英國的國王,
英國的內閣制如何成型?英國的民主政治如何發展?
所以會不會說英文,乃至於認不認同英國,
根本就不是倫敦為什麼會發生爆炸案的主因;
可以這麼說:如果一個問題可以找到最快最方便的解答,
那個解答往往都不是正確的解答。我們可以再舉其他的例子,
法國也曾經是殖民國家,在結束殖民統治之後,
難免國內也會有許多來自前殖民地的民眾成為法國國民,
不過法國對他們的種族包容政策十分驕傲,
因為他們敢於讓前殖民地的人民,進入法國內閣當官,
可是我們卻很少聽過巴黎發生過大爆炸的;
至於一向號稱「種族大熔爐」的美國,大多數的重大案件,
例如一九九五年的奧克拉荷馬爆炸案,
以及二○○二年的華府連環槍殺案,
犯案的可都是土生土長的白人,
這不是又再度說明了國家之內有沒有恐怖活動,
和他們對移民是不是太包容,是兩個根本挨不著邊的問題,
如果硬要把它們湊上對,
只有一個說法,就是「種族問題」是最容易歸因,
最不需要傷腦筋的答案,但它卻不是正確答案。

我們可以再舉一個例子,以政治制度而言,
不可諱言民主政治自有其缺點存在,
尤其像台灣經歷過三一九槍擊案,
或是美國經歷過二○○四年幾近撕裂的總統大選,應該更能瞭解;
可是我們願意,或者說我們能夠,
因為民主政治的種種缺點,而放棄民主政治嗎?
如果我們不願,或不能因為民主政治的缺點,
而放棄民主制度的話,那麼為什麼英國就可以把恐怖攻擊的所有問題,
全部推給新移民的不忠誠,不融合,
於是就主張要緊縮,甚至禁止移民引入,
更何況竟然還有老移民為這樣的種族論調敲邊鼓?
英國為什麼會遭受恐怖攻擊,答案其實很清楚,
就是因為正當性不足的伊拉克戰爭,
這誰都知道,可是如果英國政府一日不肯正面面對這個問題,
還是要和美國一樣企圖每天為一場錯誤的戰爭遮遮掩掩,
那英國和美國就一天不能脫離恐怖攻擊的陰影威脅,
因為正如毛澤東曾經說過的那句話:「哪裡有壓迫,哪裡就有反抗」,
如果英美兩國不肯正視錯誤,誠心負責,勢必會有更多的心懷不甘的人,
他們或者是回教徒,或者不是回教徒,
但卻是看不慣英美兩國為所欲為的人,
永遠會成為英美等國的潛在威脅,
於是英美等國就只有把自己面向世界的開口越縮越小,
把出入的限制越增越多,這兩國離警察國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;
可是這一切和移民有什麼關係?在英美兩國高唱全球化的時代,
自己卻因為不敢面對自己所造成的錯誤,
而要和全球化的潮流背道而馳,更難想像的是,
還有既得利益的老移民,為兩國的駝鳥心態吶喊助威,
這也算是二十一世紀的另一種今古奇觀了。

(轉載奇摩網站)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ylv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